·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十个妙招 关爱眼部肌肤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2-07-22 01:55:50 | www.chinesejk.com

  很多MM都拥有让人羡慕的剔透好肌肤,但是眼周肌肤却是问题重重。黑眼圈、眼袋、干纹以及提早出现的可怕的松弛现象,都让原本漂亮精致的脸蛋大为减分。一看就是长时间面对电脑,被现代科技“残害”的结果。编辑每天搜罗大量的美容资讯,为你总结出十个简单易操作的好方法,只要养成习惯,天天不忘记,再配合适当的眼部护理产品,久而久之,就会见到效果啦!

  1、轮刮眼眶

  上学时候眼保健操其中一节的动作:双手拇指按住太阳穴,食指侧面轮流轻刮上下眼睑,刮15-20次。可以刺激眼周微循环,如果中午有补充眼部保养品,一定要配合这个动作来帮助吸收!

  2、交替冷热敷

  这个方法在家里进行比较容易。网上介绍的也比较多了,就是用冷热两块毛巾交替盖在眼睛上,每天一两分钟就ok了。这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好方法,可以帮助眼周肌肤排毒,更可以帮助吸收保养品。

  3、常用指腹轻拍眼周

  看一阵子电脑就要把脸别开,用双手无名指指腹轻轻拍打眼周,就像早晚是用眼霜的动作一样。这也是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和排毒的好方法。次数不限,可以见缝插针地进行。

  4、 不要长时间“目不转睛”

  面对电脑工作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知不觉中一直盯着电脑屏幕,盯了一两个小时,眼睛觉得酸痛干涩还不知道为什么!最好是半小时让视线离开电脑屏幕一会儿,你可以瞄一眼窗外,和同事说两句话或者有意识的转动眼球,缓解下眼睑毛细血管长期受压迫的情况。

  5、 配戴防辐射眼镜

  不是近视也要戴个平光的防辐射眼镜。这是最直接有效的防护!电脑辐射对肌肤的伤害就不用多说啦~今年大热的方框眼镜,还搭配有各式水果色系,不是近视的你也可以用眼镜“扮下酷”啦!

  6、 勤用热气蒸双眼

  不用担心,不是让你烧壶开水来蒸,编辑也是办公室动物,当然要能够在办公室里轻松进行的方法才行!方法就是,每次去饮水机前打水的时候,尽量接一大杯开水,端回自己的桌子放好,把头埋在杯子口,用嘴轻轻吹气,就会有开水的蒸汽飘上来。注意不要吹得太猛,不然会烫到脸的!这样“蒸”个半分钟,眼睛就会觉得温暖湿润,既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又可以趁机让疲劳的眼睛放松休息了。每次去打水都这样做,一天下来可以累计大约五分钟的样子哦!

  7、眼部按摩的方法

  按摩眼部的方式如果正确,就不会产生皱纹。方法是:先搽上薄薄的一层眼霜,然后用小指由下眼部眼头往眼尾方向按压到上眼部,反方向进行亦可,可重复做两次,用力要轻柔。

  8、不要搓眼睛

  搓揉眼睛不仅会造成眼周细纹产生,且如果你有上眼影的习惯,还会将色彩弄掉,活像有黑眼圈的大熊猫。更严重的是,你可能会将细菌揉入眼睛,造成眼睛发炎红肿。

  9、避免眼睑下长出黑斑

  黑斑产生的原因有二:如果是因为生活作息不正常、荷尔蒙失调、情绪不稳定 或是烟、酒过量等,则要调整自己的作息至正常状态。另一个原因是肌肤性质偏干,解决办法是加强皮肤的代谢功能,使用抗皱、防老化的产品,补充肌肤养分,应该可以避免黑斑的产生。

  10、改善眼部浮肿

  睡觉前不要喝太多水,枕头不要太低,都可以减少眼睛浮肿的几率。若是眼睛有浮肿难过的现象,可以用冰块或湿冷毛巾敷上,或是喝一杯温热的开水,应该可以改善。

  11、避免脂肪球产生

  有些人下眼睑会出现一颗颗白色、小小的脂肪球,通常是因为眼霜搽得太多或是太滋养的缘故,如果是因为眼霜太油腻所引起的,可以暂不搽眼霜,待脂肪球自然分解、脂肪球减少后再搽。或是每次搽完眼霜后,十五分钟后用纸将仍未被吸收的眼霜擦掉,并且以后要减少用量。

  12、减轻黑眼圈

  黑眼圈除了遗传外,通常是由于经常用眼过度、熬夜、睡眠不足而引起的。黑 眼圈无法根治,但是可以加强眼部保湿,选择不油腻的眼霜来滋养眼部肌肤。如果 黑眼圈的情况非常严重,除了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外,还可以利用眼膜做敷治,让眼睛得到舒缓。

(编辑:欧阳澜澜)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