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还在黑中医?《本草中国2》都开始玩中西医交融创新啦

来源: | 发布时间: | www.chinesejk.com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着眼于疗效,以维护人们健康为目的。《本草中国》第二季在中西医融合这方面做得还蛮好,不仅有老中医看诊时西医检测技术等方面的融合,更有本草药理知识介绍引入现代医学研究理论以及新一代中医们接纳包容的态度对待西医等思维融合上,让我对中医又有了更加深刻、全新的认知。“有网友评价到。

  

1中西医并举创造生命奇迹.gif

 

  中西医并举创造生命奇迹

  当不少网友还在争论中医到底是不是伪科学、中医有没有用的时候,大型中医药文化巨制《本草中国》第二季已经以自信包容的态度,在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基础上,与西医融会贯通,吸收西医之所长为己所有,中西医创新并举最大化地造福病患。

  

 

  中西医交融发展

  中医和西医,都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人民健康系统建设,是新时代的新征程。如何实现医学的跨文化沟通,更进一步破译天地间的生命密码,这是担负在新一代医者肩上的伟大使命。

  身为资深权威中医药的践行者和传承人,诸位中医大家们从不排斥西医,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中西医的交叉、渗透、融合找到了准确的切入点。在给病人看诊时,中医大家们也会参考B超、X光片、血项检查、内分泌等各项检查,更加有针对性的为病人辨证施治。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中医也在不断吸收新的符合于中医要求的方法、技术和规范。

  

3中医大家们以包容接纳态度对待西医.gif

 

  ​中医大家们以包容接纳态度对待西医

  首位女国医大师刘敏如与时俱进远程会诊病患;ICU病人昏迷多日,中西医并举再创生命奇迹;2003年的非典、2004年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国医大师晁恩祥和他的团队在多次高感疫情中救治病患无数……

  

 

  国医大师刘敏如远程会诊

  面对一个变革的时代,生逢其时的新一代医者们没有故步自封,并善用现代科学知识给病患带去福音,为今天的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本草世界、重新解读生命密码的大门,更让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再次焕发出新的魅力。

  

 

  晁恩祥用中医在感染疫情中造福百姓

  国医大师张大宁,凭借一手专治肾脏疾病的补肾活血法蜚声海内外,造福无数肾脏疾病患者。其子张勉之,子承父业也走上了行医之路。但和父亲不同的是,张勉之的硕士博士均毕业于西医专业,从业之后,他开始运用现代医学理论以及数据分析,对父亲开创的补肾活血法的治病机理重新研究论证。

  

 

  国医大师张大宁之子运用现代西医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病机理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也是这些新一代医者们正在践行的使命和责任。

  

 

  中西医融合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网络充斥各种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养生知识,《本草中国》第二季以科学权威的中医药知识科普,激发不少观众对中医药知识学习和养生兴趣。尤其是50多位名医大师运用近40剂良方治病救人药到病除的“接地气”案例,让不少观众甚至将《本草中国》奉为养生治病“教科书”,在活学活用各个良方进行日常养生保健及治病方面跃跃欲试。

  

 

  中医药古方剂药材

  对此,出品方负责人也谆谆告诫观众,中医讲究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千万不要盲目去学以致用片中的药方,应当科学认识了解中医药知识。“我们的目的在于让观众对中医药感兴趣并有较为深刻的认知,且能够合理运用一些中医药知识进行日常养生保健,而这些杏林名医的治病案例,也给同类病症患者提供另一种寻医问药的‘治愈’可能性”。

  

 

  中医药古籍记载

  每晚23:00

  CCTV4与爱奇艺同步热播的《本草中国》第二季,

  再现传统医学新魅力,

  为您开启重新解读生命密码的大门

  看中西医交融发展,

  共创生命奇迹!

(编辑:)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