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高贵妃的生死之间也许缺了一支日达仙

来源: | 发布时间: | www.chinesejk.com

  前段时间电视剧《延禧攻略》引发了热议,关于剧中人物的话题持续发酵。看过此剧的网友们,相信大家对剧中一个艳冠六宫却又嚣张跋扈的高贵妃一定印象深刻,而她的悲惨结局,一定也让大家唏嘘不已。

  

  说到高贵妃的死因,大家应该知道她虽然是上吊自杀,但背后的原因却是由于她被铁水烫伤,而有心人还在铁水中还混入了金汁(也就是粪汁),使得她的背一直发炎,病情日渐恶化,久治不愈而心灰意冷,走上极端。但众所周知,煮沸的水有100摄氏度,尚且能高温杀菌,铁水温度这么高,粪水遇到它,能直接蒸发了吧?有多少细菌也该灭了吧!那娴妃用“金汁”毒害高贵妃真的说得通吗?

  说到这里,热爱思考的您也许不难发现,高贵妃真正的死因其实是烫伤创面的细菌感染,这种因烧/创伤而导致的严重感染患者其实在现代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并不少见。 除此之外,还有严重多发创伤、有合并症的各种高危手术及术后重症、各类型循环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会因为病情危重、抵抗力差、病原菌和易感人群相对集中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导致病人的感染发生率更高并且反复感染最终导致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在医学技术如此发达的21世纪,尽管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超级细菌,再高等级的抗生素也不敢保证能把病人从死神手里拉回来。正因如此,除了抗感染和器官功能支持的治疗策略外,从机体本身增加对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也同样不可忽视。免疫治疗就是近年来引发医学界强烈关注的方面。

  重症感染与现代免疫学

  随着对重症感染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和成熟的研究发现,如果机体对入侵微生物的早期应答足够强健且受到了严格调控,那么在早期应该就能控制和消除它们。然而应答过强和过弱都会对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因炎症因子瀑布和失控的炎症反应,一部分感染高毒性病原体的患者会迅速死于难治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难治性多器官衰竭。然而,随着急症护理和复苏治疗方法的改进,目前这种典型的强烈表现相对较少。

  

  同时,医生也遇到了越来越多对感染临床应答迟钝的患者,这类患者有一些不易被察觉的表现,如嗜睡或精神状态低迷,葡萄糖耐受不良和高糖血症、低体温症等等。这种受损的免疫反应我们俗称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通常会导致患者的病程迁延和晚期死亡。除了明显的免疫抑制状态(如因疾病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之外,还会有其他危险因素导致患者的免疫抑制,如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等都会对免疫功能造成影响。而另一个特别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因为老年人的免疫衰老,也会导致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对于这类患者,即使对感染源有所控制且抗生素使用足够,原发感染可能仍然无法清除,或者又出现获得性机会感染,如不动杆菌属、寡养单胞菌、肠球菌或真菌感染。而无论先前是否伴有潜在的一些病毒病变,都有超过40%的患者通过检测,发现潜伏病毒再激活的证据。

  胸腺法新开启严重感染免疫治疗新征程

  看来,免疫抑制的患者更易患重症感染,而重症感染本身也会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比较创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期待。已上市20多年的胸腺法新, 1977年由Goldstein等人从胸腺肽中提取并化学合成,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天然胸腺肽α1结构相同,机制明确且拥有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随着近年来对胸腺法新机制和临床研究的深入,除了在早期获批的适应症HBV之外,在重症感染领域,肿瘤领域也有不少优秀的证据涌现。早在十几年前,中国脓毒症免疫治疗泰斗级学者林洪远、姚咏明教授等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早已起步。2007年陈江发表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的研究已显示,胸腺法新治疗能降低脓毒症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治疗费用,降低患者28天病死率1。 2013年发表在Critical Care 上的Etass研究证实了胸腺法新治疗显著提高患者免疫指标mHLA-DR表达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显著降低院内死亡风险达27%(RR=0.73,P=0.032);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P=0.049);对伴肿瘤的脓毒症患者同样显著获益2。除此之外,多篇发表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以胸腺法新为基础的免疫治疗联合其他免疫疗法,结果也同样令人鼓舞。

  说了这么多,小编不禁感叹,在古代后宫生存不易,幸亏没生在古代!即使霸气精明的贵妃娘娘,昨天还是万般荣宠,今天一样小命不保。但如果那时的高贵妃被人陷害后,能早点用上免疫治疗,加上相得益彰的抗感染药物,谁又敢说她不会在这场后宫厮杀中扳回一局呢?

(编辑:)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