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放射医师:一款优秀的影像设备这两大要素不可缺

来源: | 发布时间: | www.chinesejk.com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显示,2013至2015年三年中,全国累计完成放射诊疗12.4亿人次。而“2017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年会”数据显示,全国放射从业人员约15.8万,其中放射医师只有约8万,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只有2万人。以此推算平均每一位影像医师每年需要处理5100多人次的报告,以每一例报告最少需要两个医师阅片和报告估算,每位放射医师全年的诊疗人次约为12000,而2万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影像科医师由于有审核工作,诊疗人次将会更多。在这种背景之下,一款能够为影像科医师提高工作效率且诊断精准的设备一定会大受欢迎。

  在诸多体位的临床应用场景中,有很多的临床体位需要进行角度投射,例如:跟骨轴位、髌骨轴位、颈椎张口位等,这些体位都不能以单纯的垂直投射进行拍片检查。在CR时代,设备无法通过自身的运动配合患者摆位,完全需要医生通过自身的经验,经过与患者沟通尝试性摆位。在遇到这种体位检查时,角度偏大偏小都不能显示足够丰富、足够准确的影像信息。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进入当今的数字化放射诊疗设备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设备自身的运动,达到精准摆位的目的。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患者做较难的配合动作,就能使设备精准地达到最佳的摄片角度,而且因为是机械运动和数字显示的原因,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并且有效降低因调整摄片角度重复曝光的辐射剂量。

\

 

  (体位示例一)

  跟骨轴位:中心线球管向头侧倾斜35°~45°角,经内外踝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中心线倾角的大小,以踝关节背屈的角度来决定,角度大者,中心线倾角可小,角度小者,中心线倾角应加大,倾角的原则是垂直于跟骨长轴与台面平角的角平分线)。

\

 

  (体位示例二)

  颈椎张口位:在过去使用CR进行拍摄时,患者取站立位,且需要患者作张口头部后仰状,头部后仰的角度是能否充分显示组织结构的关键,由于是盲拍,经常会出现上颌中切牙与环椎重叠(原因为头仰角度小或中心线偏上)或枕骨底部与环椎重叠(原因为头部过仰或中心线偏下)的现象,产生较多的废片。

  在如今数字化放射诊疗设备时代,借助设备自身的运动及其动态透视特性,可先使用动态DR的低剂量透视功能,让病人调整好最佳的摄片角度后进行曝光,一次即可成功。从而降低了医生摆位要求,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重复曝光现象。

  综上所述,优秀的医疗设备,不仅需要满足图像质量优异,在提升医生工作效率方面,同样十分重要。

(编辑:)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