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胸腺肽类药品七大问

来源: | 发布时间: | www.chinesejk.com

  胸腺肽类药物常见的有哪几种类型?

  胸腺肽类药物主要包括胸腺法新、胸腺五肽和胸腺肽三大类。但它们成分、作用机制和功能不一。

  三类药物名称相似,其本质分别是什么?

  胸腺肽是从哺乳动物胸腺中直接提取而来的混合物,成分不明;

  胸腺五肽是化学合成的胸腺生成素II的一个片段,由5个氨基酸构成;

  胸腺法新是按照人体天然存在的胸腺肽α1化学合成的,由28个氨基酸构成,具有固定的空间结构。其作用与体内的天然品一致。

  在临床疗效方面具体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胸腺法新在T细胞的诱导、成熟、效应等全程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包括从干细胞转化为T细胞,T细胞的进一步分化成熟,到成熟后发挥抗病毒、抗肿瘤活性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胸腺五肽是从胸腺生成素II的一个短肽人工合成而来,作用与胸腺生成素基本一致,对胸腺的成熟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T细胞的各个阶段是否能发挥作用,缺乏进一步的了解。

  胸腺肽种属差异较小,因此动物体中粗提到的胸腺肽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副反应方面具体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胸腺法新与人体天然的胸腺肽α1在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均一致,从而保证了其生物活性与人体天然胸腺肽α1完全一致。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胸腺五肽是化学合成的胸腺生成素II的一个片段,成分结构清晰,副作用小。

  胸腺肽是一种混合物,成分未明,作用机制不清,曾被CFDA两次提出安全警示,因此在临床应用时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药物临床使用方面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胸腺法新皮下注射,达峰时间2小时,作用时间长,临床使用一般2次/周,可满足药物浓度需求,脓毒症等抗感染根据文献可加量;

  胸腺五肽肌肉或静脉注射,半衰期30秒,作用时间短,临床使用一般一日1次或隔日1次,不一定能保证所需药物浓度;

  胸腺肽皮下,肌注,静脉注射,药代动力学不明,肌注或皮下10~20mg一日1次,静脉滴注20~80mg一日1次

  国家卫计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版)》中明确提出胸腺法新是免疫治疗药物之一,没有提及其它胸腺肽类制剂的原因:

  国家卫计委肝癌诊疗规范入选的每一句话都需要大量依据,三类产品中,目前只有胸腺法新具有大量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其作用机制及疗效。

  胸腺法新在作用机制、作用原理和临床作用特点上,都展现出与其它胸腺肽类的不同。例如胸腺法新的半衰期是2小时以上,每周2-3次的使用即可保障所需的血药浓度,胸腺五肽半衰期是30秒,临床上每天给药都不一定能保证所需的血药浓度。而胸腺肽的成分不明确、副作用过大,应用局限性高。

  三类产品具体比较如何?

  

  

(编辑:)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