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今日高考 考生调整心理沉着应考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3-10 10:58:13 | www.chinesejk.com

  导读:又是一年6月天,高考的号角再一次吹响。全国各地的近千万学子将开始一场为期两天的奋斗。此时此刻,他们可能已经到达考场,或者正在赶赴考场的路上。祝愿他们都能够沉着应考,正常发挥。

  

今日高考 考生调整心理沉着应考

  对于千万考生来说,高考的遗憾莫过于考生实际的水平未能发挥出来。有些考生因为心理过于紧张,从而导致思维阻滞,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功亏一篑。下面就考生在高考期间及考场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及心理上的辅导,希望能给即将走入考场的你有所帮助。

  临时怯场,头脑空白怎么办?

  转移兴奋点。考生应立即停止关于考试的思考,做一些与答题无关的活动。比如,趴在桌上闭目休息片刻,同时暗示自己:一切都很正常。或是看看外面的天空,让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

  还可在座位上做做深呼吸、伸伸懒腰。呼吸时身体放松,吸气深一些、长一些;呼气粗一些、快一些。吸气时可想象自己站在大海边或是花丛中,渐渐会有沁人心脾、神清气爽的感觉。伸懒腰可使你避开紧张情绪的冲击。与此相关的小动作,比如活动脖子、手腕和眨眨眼睛等,也可以帮助自己调整心理状态。

  试试六秒放松法。就是一连串的动作:收腹、提肛、缩颏、扭身、打哈欠,这几个动作连起来做,可以收到迅速放松自我的效果。

  如何避免考场“多米诺骨牌”现象?

  有些考生会因先考的科目是弱项或不适应考场环境而发挥失常,自信心受到打击,影响之后的考试。首战失利后,考生可以这样做:

  考一门丢一门,不反思、不议论、不对答案、不责备自己,全身心投入下一门考试。同时,不因失利而低估自己、丧失信心。告诉自己这是偶然的,暗示自己接下来的考试会不错。

  为何检查时感到答题似对非对?

  有些考生答完题后检查时,发现有部分题目似对非对,于是开始紧张起来,从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出现此类情况与考生追求完美、承载过多的压力有关。考生要明白一点,过于追求完美只能让自己更痛苦,所以要学会降低追求,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检查。

  遇到不熟悉的题目“卡壳”怎么办?

  遇到不熟悉的题目时,考生首先要转移注意力,停下笔,眼睛可向四周眺望一下,平静一下心情,然后再做。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可以先做其他题目,回头再做。其次,尽量回忆和这个知识相关的背景,多想一些其他的线索,帮助自己回忆这道题的解题方法。第三,实在做不了就放弃。即使这道题最后没有做出来,但你已经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了其他题目,心理也应该得到安慰了,这是解决卡壳题的最好方法。

  一进考场就想上厕所怎么办?

  首先,对这些躯体反应不要惊慌和担忧,告诉自己,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次,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可进行身体放松活动:身子坐直,背部轻靠,脚掌贴地,双手放到大腿上,闭目做深呼吸,将意念引向手心,待有温觉时默念:放松啦,心静啦……这种调节方式有一定的效果。

  此外,考生提前做好准备,也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并暗示自己:我已经上过厕所啦,可以安心考试了。

  

今日高考 考生调整心理沉着应考

  在考生们背后,是无数家长期盼的眼睛。而考生家长的心态,也影响着孩子们的情绪。高考期间,孩子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样,家长们也可能为此备受煎熬。过高的期望和过分的关爱,都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高考这两天家长该怎么做?

  第一,不要唠叨,不管是好听的还是不好听的。

  家长的过分紧张,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孩子带来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家长不管说话、做事、作息都应和平常一样,通过自己平静的言行,尤其是像以往一样规律的作息,给学生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

  第二,陪不陪考要听孩子的意见。

  很多家长因为不放心,希望亲自把孩子送到考点,甚至在考点外一直等候。需不需要这样做,最好得到孩子的许可。

  第三,考试结束后不要问考得怎样。

  如果非常希望知道孩子考的情况,可以询问带队老师,或者通过孩子的表情、状态加以判断。

  第四,不要过分关心。

  有的家长一看孩子表情忧郁,就问“是不是题难呀”“是不是考得不好”,或者说“没关系,下面几门努力就行了”,这些行为看起来是关心和开解,实际上可能让孩子更加焦虑。

(编辑:凡紫蕾)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