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探秘人为什么会嫉妒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1-18 11:20:34 | www.chinesejk.com

  人类所能表达的情感当中,嫉妒是最普遍和最令人不安的一种。它会展现我们内心最阴暗的部分,尽管大多数人都非常了解这一点。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最早的记录可上溯至圣经,当然在那以前嫉妒也毫无疑问的存在着。

  人际关系中的嫉妒心理:性别因素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经历过某种程度的嫉妒。很多人想知道是否嫉妒会受诸如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虽然很有趣,但同时也很难在受控的、科学的领域进行研究。和Hupka博士一样,很多心理学家相信女性更容易嫉妒,这仅仅是因为她们相对于男性更愿意诚实和表露情感。

  无论男性或女性,嫉妒的诱因是一样的。当开始担心会失去有价值的人或物时就会变得嫉妒。然而也有一项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针对情敌采取嫉妒性行为。或许赫拉终究还是太超前于她的时代了。

  刊登在杂志《进化论和人类行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矮个男人比高个男人更易嫉妒。研究者将此归结为男性的身高往往被与生殖能力、吸引力和统治力联系到一起。相似地,具有平均身高的女性相比身高过高或过低的女性更不易嫉妒,或许这是因为她们被认为更健康,更具有生殖能力。

  探秘人为什么会嫉妒

  目前,还未发现由于种族和年龄而导致的嫉妒程度的差异。基于年龄因素的研究非常困难,因为这需要科学家们与相同年龄的一群人交谈,十年以后还要回访他们。Hupka博士认为即使完成了这样的工作,其结论也是过时的,因为50年代长大的人与其后几十年长大的人将面对完全不同的文化差异。类似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也使针对种族的研究变得很困难。

  儿童和青少年的嫉妒心理

  尽管针对整个人类的嫉妒研究十分困难,研究者们还是特别留意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嫉妒心理。根据传奇的儿童表演者Fred Rogers(被称为Mr.Rogers)所说,竞争对于非常小的孩子而言非常难于处理,当他们发现很明显要与他人分享父母的爱和关注时,往往会导致嫉妒抬起它邪恶的头。

  多个子女的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的嫉妒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部分。兄弟姐妹间的竞争在多子女家庭中也很常见,在孩子之间形成疑虑,对父母而言,不得不忍受发生在身边的无休无止的拌嘴。不幸的是,对那些精疲力尽的父母来说,孩子们的这些表现是完全正常的。网站Kids health.org建议父母除非有身体伤害的威胁,应尽量别让自己卷入孩子们的辩论。这将迫使孩子们自己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论,要比依赖父母解决问题好很多。这样的做法也能降低父母无意识的偏心所带来的风险-为战斗增加弹药。

  专家们也鼓励父母们积极地与每一个孩子单独交谈,定期提醒他们父母的爱没有界限的事实。这将有助于孩子们和平共处。

  好像是青少年带来的麻烦还不够多,刊登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杂志的一个近期的研究发现那些经历过不自信以及极度孤单的青少年更容易担忧友谊被他人威胁,由此产生的嫉妒可导致过激行为。研究者发现亲昵的行为(本例中是通过朋友关系)能带来不安,导致嫉妒心理和侵略性。

  500个五年级到9年级的学生被要求对这种不安做出评估。举个例子,问题被设计成要找出什么程度的嫉妒可以导致假定的情形,比如假设他们最好的朋友与其他人一同购物。研究者还调查了个体所觉察到的他人的嫉妒行为。这项研究得出了越不自信的人越容易变得嫉妒的结论。另外,嫉妒中的青少年更倾向于变得具有侵略性,既可能是肢体上的,也可能是被动的-根本无视他们生气的对象。

  这项研究还强化了有关女性比男性更易嫉妒的看法。这组研究者将此归结为女性对于忠诚、仁慈、同情以及承诺的标准比男性要高,所以当这些标准未被达成时她们更易嫉妒。这种消极行为的潜在因素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青少年害怕失去友谊,所以他们用嫉妒的行为去“保护”它,即便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破坏性的。

(编辑:邱老)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2021013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