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中医药技术培训与推广万里行工程正式启动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2016-10-20 16:33:11 | www.chinesejk.com

  2016年10月15日,中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万里行工程在河南郑州启动,参加这次盛会的有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的领导、医疗互联网行业的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及医疗行业资深的管理专家;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等多家行业媒体对启动仪式进行了全程报道,大会发布了“基层医疗+适宜技术培训+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与万里行工程活动,医疗专家深度解析了新政策下的基层医疗的发展方向和医养结合的发展发展模式。来自河南1000多名的基层医生代表参加本次论坛的学习,明晰了基层市场的走向和结合基层现状的发展之路。

 

  新形势下基层医生更好的学习中医适宜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本次会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培训处处长孙颖女士为大会致辞。她在会上重点指出: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制的《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使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大幅提升的发展目标,届时,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将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为了更好的践行《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协同专业基层医疗服务企业杭州聚安堂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万里行工程。

  杭州聚安堂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认真贯彻执行《规划》精神,立足中国健康服务产业,专业打造基层医疗管理服务o2o平台,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以中医特色诊疗为基础的、全面医疗管理经营服务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解决基层患者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培训处 孙颖处长在为大会致辞

  万里行工程旨在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杭州聚安堂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强就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万里行工程的整体项目给大会作了讲解。目前新政策下,基层医生的困惑越来越明显,未来医疗环境肯定越来越规范。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孟向文教授和陈泽林教授在现场为大家培训演示了传统中医的治疗技术,赢得现场热烈掌声。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万里行工程在河南郑州正式启动,医疗专家、高校教授、媒体、行业精英等会聚一堂共同见证万里行工程的启动仪式

  “互联网+”时代已然来临 基层医疗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

  杭州聚安堂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学峰也在大会上就目前基层医疗的形势做了分析,基层医生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治疗方案、职业资格、医疗设备几个方面。在这些具体的问题面前,我们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基层的医疗工作者,需要积极的利用互联网工具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接入医疗支持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对患者的诊前、诊中和诊后的全流程服务和管理。互联网对基层诊所带来的是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既然“互联网+”时代已然来临 ,基层医疗如何拥抱互联网?会上参加会议的基层医生代表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互联网如何为基层医生带来实惠,是基层医生代表的心声。

  就这些问题,杭州聚安堂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涂光明给参会的领导及基层医生代表讲解了聚医疗互联网管理系统。这款专门为基层医生量身打造的APP现场就得到了基层医生的热捧。笔者从医生代表那里了解到,这是一款功能强大,贴近基层医生的软件,里面有学习系统、患者管理系统、协助诊疗的系统及医生自我展示系统,更重要如果医生能够用好互联网平台,就能提高自己的工作学习效率,更好的开展与患者沟通和服务。

 

  杭州聚安堂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峰讲解基层医疗如何利用互联网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以互联网为依托,做好基层远程医疗服务

  浙江好络维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适合基层医疗服务的远程心电监护仪;通过聚医疗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里的项目管理功能应用到基层医疗,通过平台直接和多家三甲医院的服务端对接,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能力。为慢病持续性跟踪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让我们的老百姓在身边就可以得享一流的医疗服务,让更多的人可以防患如未然。

  借助互联网发展新模式:医养结合是基层诊所发展之路

  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副院长高普才博士就近些年国家的医改政策做了分析解读,特别是针对基层医生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指出:基层诊所的发展之路就是“医养结合”。我们每一个基层医生学会一定程度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互联网的大时代下结合国家产业方向顺势而为,就会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编辑:)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