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女性该如何防治乳腺癌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10-28 00:10:47 | www.chinesejk.com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应该及时了解熟悉乳腺癌的防治知识,及时进行自查、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宁连胜教授在此为广大妇女介绍如何防治乳腺癌。

  哪些人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的病因虽然还没有完全明确,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许多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

  1、乳腺既往史:患过小叶癌或多灶癌的患者,其对侧乳腺为癌发生的高危区。

  2、乳腺癌的家族史:特别是该妇女的母亲或姐姐曾患乳腺癌,且在绝经前发病或患双侧乳腺癌,则危险性增高。

  3、良性乳腺疾病史:如乳腺囊性增生症,尤其含有活跃增生的乳头状瘤病结构者。

  4、未婚、未育。

  5、高龄初产(35岁以上),未哺乳者。

  6、月经初潮早(11岁以下)、闭经年龄晚(55岁以上)。

  7、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尤其是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

  8、高动物脂肪、高动物蛋白质饮食者。

  9、大量摄入激素者。

  10、年轻时频繁接触放射线:如有过多的放射线胸透或胸片检查史者。

  常见症状及如何预防

  1、乳房肿块、质硬、不光滑,多为单发。

  2、两侧乳房不对称。

  3、乳头回缩,有异常分泌物和排液。

  4、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5、乳头或乳晕处出现表皮糜烂,湿疹样改变。

  6、乳房显著增大,红肿,变化较快。

  7、乳房缩小,乳头位置抬高。

  8、腋窝淋巴结肿大,可感到腋窝内有物体挤压感。

  9、晚期,乳房局部可破溃形成溃疡,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上肢肿胀,疼痛。

  应多吃蔬菜、豆类和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定期做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提倡妇女自查乳房与临床医师复查相结合的预防方法;定期检测某些基因,如发现基因突变,可考虑做乳房预防性切除术。

  有三种方法可自检

  乳腺癌发现得越早,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乳腺癌自检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结束一周后,因为月经前或经期由于乳腺生理性充血,腺泡增生和腺管扩张等组织变化,使乳腺组织肥厚,影响检查效果。如果月经周期不规则,最好在每月的同一时间进行自检。

  1、视查

  直立镜前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对两侧乳房进行视诊,比较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注意外形有无大小和异常变化。其异常体征主要包括:乳头溢液、乳头回缩、皮肤皱缩、酒窝征、皮肤脱屑及乳房轮廓外形有异常变化。

  2、触查

  举起左侧上肢,用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触摸乳房,在左乳房做顺或逆向前逐渐移动检查,从乳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射状方向检查,但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同时一并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最后,用拇指和食指间轻压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排液,如发现有混浊的,微黄色或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检查右侧乳房方法同上。

  3、平卧检查

  平卧检查时,待检测上肢举过头放于枕上或用折叠的毛巾垫在待检测肩下。这种位置目的是使乳房平坦,易于检查,方法与触查相同。如何进行综合治疗

  不要以为肿瘤长在乳房上,将乳房切除就万事大吉了。因为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癌不仅在乳腺局部生长、扩张和浸润,还可通过淋巴液、淋巴管,向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通过血液向全身转移。因此切除乳房和区域淋巴结只是完成了整个治疗中的一部分,没有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不化疗就不能杀死进入血液的癌细胞,一旦它在重要脏器着床,就会破坏该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死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患病早晚、病理类型、腋下淋巴结转移数目和受体状况等采取不同的联合治疗方案。早期乳腺癌复发危险性极低,可不化、放疗,中期可术后化疗,中晚期应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放、化疗以及其他辅助治疗。什么是保乳手术治疗

  保乳手术治疗即在完整切除癌瘤前提下,保留了大部分乳房,基本保持了外形,并配合以术后放疗。保留乳房手术包括局部切除、局部广泛切除、象限切除手术。

  保乳手术治疗的优点有:保留大部分乳房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侧上肢功能,减少手术合并症。可以获得与改良根治术的传统方法相同的长期生存率。保留乳房治疗后患侧乳腺内如出现复发后,还可进行补救性全乳切除,仍可以取得与一般改良根治术相近的生存率。

  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应该具备以下条件:肿瘤大小不超过3厘米;部位在距乳头以外2厘米以上;体格及仪器检查未见多个癌灶。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