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腫的預防与处理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9-01 02:45:18 | www.chinesejk.com

  根据卫生署的统计,国人乳腺癌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经由早期诊断与正确的医疗,乳腺癌病人有相当高的存活率。当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时候,我们会希望仍保有足够的功能与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适当预防与处理乳癌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淋巴腺水肿,就是一个不容轻忽的议题。

  当乳癌病人好不容易从癌症的阴影和治疗期间的种种不适中奋斗出来,毫无预警的淋巴水肿可能又会再一次打击已经千疮百孔的脆弱心灵。因此,除了事先的卫教与发生后的治疗外,医疗团队也应给病人充分的心理支持。

  淋巴水肿是指身体组织内积聚过多的淋巴液而产生的肿胀。淋巴液是由微血管溢出的富含蛋白质的液体,正常情况下,它会经由遍布全身的淋巴管流至淋巴结,最后再回流到静脉,达到调节组织的作用。淋巴系统还会制造抗体来对付外在的感染,具有免疫功能。当淋巴结被手术摘除,或局部有感染时,身体没有办法有效而快速的使淋巴液回流,造成淋巴液堆积在组织里面,产生肿胀。

  乳癌病人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还不清楚,国内外的研究报告指出发生率有低到55%,也有高到80%的。发生的时间可能是手术后几个月到几年,也有手术后30年才出现的例子。

  乳癌病人发生淋巴水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如下:

  1、淋巴结摘除的范围及数目较大。

  2、有接受放射线治疗。

  3、手术后伤口愈合较慢,或积液持续时间较久。

  4、感染。

  5、肥胖。

  6、局部肿瘤复发,直接影响淋巴回流。

  淋巴水肿的症状及对身体的影响:

  1、水肿的肢体酸痛及肿胀感。

  2、感染:淋巴水肿的肢体会因液体的堆积妨碍血液循环,影响氧气供应,造成伤口愈合不良;含蛋白质的淋巴液更是细菌生长的温床。因此有淋巴水肿的肢体,要小心保护皮肤,避免伤口造成感染。

  3、淋巴水肿的肢体,会因液体的堆积而增加其重量与体积,造成项部肌肉的额外负担,久之会引起局部酸痛。

  4、由于肢体肿胀,造成关节僵硬,活动不便,影响日常生活功能及工作能力。

  5、皮肤病变,包括角质化,长出疣状颗粒,或红紫色结节等。

  6、影响美观。

  7、影响情绪,造成心理上的困扰。

  8、极少数的人会产生局部淋巴系统恶性肉瘤。

  如何预防淋巴水肿及其并发症

  1、减少干扰淋巴液回流的因子

  (1) 避免患肢长期处于下垂状态,若方便时可将患肢抬高。

  (2) 避免于患肢穿戴紧身衣物、手表或手饰。

  (3) 胸罩松紧适度,不要有纲丝。

  (4) 不要用患侧的肩膀背皮包。

  (5) 避免于患肢测量血压。

  (6) 常作轻松的患肢治疗性运动,或水中运动。

  2、限制淋巴液的产生

  (1) 避免使用患肢做劳累的工作,如提重物、推重物、练习举重等。

  (2) 使用患肢做轻微的工作时,中途应多休息。

  (3) 由于温度增加会使血管扩张,可能会增加淋巴液的产生,因此宜避免曝晒于炎阳下或使用蒸汽浴,也不建议在患肢热敷。

  (4) 深部按摩也会使血液扩张,增加淋巴的产生,宜避免之。

  (5) 在高山上空飞行时,因气压较低易使水肿增加,宜穿戴压力手套或用绷带缠绕压迫。

  (6) 保持适当体重及均衡的饮食(低盐、高纤)。

  3、保护皮肤,避免皮肤有伤口及感染。

  (1) 避免于患肢抽血、注射、打点滴、针灸、或放血。

  (2) 保护患肢皮肤,避免针刺、刮伤、烧烫伤、或虫叮咬等外伤。

  (3) 在厨房或花园工作时应戴保护性手套。

  (4) 剪指甲时要小心。

  (5) 如果有香港手、脚等霉菌感染时,请看皮肤科医师。

  (6) 有患肢皮肤上涂抹水溶性乳液,避免皮肤干燥。

  (7) 皮表的伤口应使用优碘消毒,再涂上抗生素药膏,并以纱布覆盖于上。

  (8) 看患肢有发红、发热、或异常肿胀时,应尽速求医。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