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老调新唱成流派--武俊英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1-11 11:30:58 | www.chinesejk.com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因兴于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其名。流行于秦、晋、豫的渭南、运城、临汾、三门峡、洛阳等地的金三角地区。该剧的特点是慷慨激昂、粗犷豪放,素有“过大年,唱大戏,蒲剧一吼几百年”的说法。但武俊英在从事蒲剧艺术表演30年的风雨历程中,不但继承和发扬了蒲剧激越高亢的唱腔风格,而且她将蒲剧歌化了,美化了。她的唱腔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代气息,在全国戏曲界影响广泛,被专家们誉为“俊英腔”。日前,记者走访了现为运城市蒲剧团团长的武俊英。

  老调新唱 自成一派

  武俊英住在运城市北郊的一个环境优美的小区内,门口一只忠实的黑狗守护着主人。进得其家,房间装修古朴典雅,墙上和桌子上悬挂或摆放着她的许多演出剧照和获奖奖牌及奖杯。她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获中国戏剧第五届“梅花奖”等。

  1956年5月,武俊英出生在新绛县三泉村。她从小就爱唱爱跳,上学后便成了学校文艺宣传队队员。12岁那年,她从几百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考上了新绛县蒲剧团,师从一代名伶“筱兰香”(田郁文),学习传统蒲剧的唱法和表演形式。那时,武俊英暗下决心,一定要唱出个样子来,于是她便在蒲剧团里和许多演员一样,开始了苦练唱功和基本功。早上,登上山头或到田野练唱功,晚上边唱边听找差距。由于刻苦学艺,几年下来她练就了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在演出时成功扮演了《红灯记》中的小铁梅,《杜鹃山》中的柯湘等,为她以后的从艺之路奠定了基础。

  有一件事对武俊英触动很大,有一位领导干部去看蒲剧,半场就被吓了出来,他说:“太吵了,受不了。”从此,他再未看过蒲剧。她知道后,内心难以平静。蒲剧为什么只能慷慨激昂,不能轻松悠扬和动听呢?她对自己的唱腔进行谨慎又大胆的改革,使唱腔既有激昂的高调,又有缠绵的柔美韵味。一经上台演唱,立即受到戏迷的喜爱。她又继承了蒲剧名伶王秀兰、裴青莲等的唱腔优点和技巧,横向借鉴了歌曲、越剧、黄梅戏等发音特点,使她的唱腔更具魅力。之后她成功演出了《打金枝》、《白蛇传》、《窦娥冤》等戏,获得运城市戏曲调演优秀演员奖、演员一等奖。1982年,她扮演《送女》中的周兰英,获得地区最佳演员奖,并在山西省中青年演员调演中获得最佳演员奖。在1988年,武俊英凭《苏三起解》获得了第五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在该剧中,她把苏三演活了,动作细腻大方,唱腔优美动听。人们称她的唱腔为“俊英腔”,名家们称其为“蒲剧声腔开先河”、“独占蒲苑第一腔”。用武俊英自己的话讲,“俊英腔”的特点是字清、情准、韵浓、腔顺。

  由于武俊英以唱法巧揉善错、音色圆润,所以自成一派。许多专业演员和戏迷们纷纷学她的唱法。2005年6月份,“武俊英蒲剧唱腔艺术大奖赛”在运城举行,来自陕西、河南和山西省的150多名蒲剧爱好者参加了比赛,可见“俊英腔”在群众中的影响之大。

[1][2][3]下一页

(编辑:邱老)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