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小儿肾病综合症有什么秘方治疗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1-01-07 14:59:51 | www.chinesejk.com

  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NS)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3.5克/1.73平方米体表面积)、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克/升)、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在肾血管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出现如此大量的蛋白尿较为少见。由于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都是大量蛋白尿的后果,因此,认为诊断的标准应以大量蛋白尿为主。

  1)西医治疗

  临床症状明显时,应着重改善一般情况,采用对症支持疗法,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一般情况好转后,再加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消除蛋白尿,巩固疗效,避免复发。

  1.一般治疗

  尿少而水肿明显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和控制感染。进低盐饮食,每天摄取食盐2--3克(35.5mEq的钠),适当控制饮水量。关于肾病综合症时蛋白质的摄入量问题很复杂,80年代以后认为,摄入大量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肾小球高灌注,而导致肾小球硬化,因此,肾病综合症肾功能正常者,可以高蛋白饮食;若慢性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良者,则宜优质低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指1.5克/公斤体重/日,低蛋白饮食为<0.75克公斤体重/日)。

  2.利尿消肿

  低白蛋白血症是本病水肿的主要原因,盐入量、劳动量等亦有影响。通过休息和低盐饮食,水肿可能稍轻。对严重水肿者,需用利尿药。

  ①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可输入新鲜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因大量输入白蛋白可增加肾小管的回吸收功能,而加重肾小管的损害,故不宜长期大量使用白蛋白。

  ② 抑制电解质,主要是钠、氯、钾离子在肾小管的回吸收、如噻嗪类利尿药,常用的有双氢克尿噻25--50毫克/次,每日2--3次。对多数患者有利尿作用。速尿等强利尿药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

  ③ 抗醛固酮类药物,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等,多与噻嗪类合用,可以加强利尿效果。

  3.特殊治疗是指消除蛋白尿、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治疗措施。

  ① 皮质醇类激素,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作用机理目前尚很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其免疫抑制作用及抗炎作用有关。临床上多选强的松30--60毫克/日,晨起顿服,持续用药8--12周,然后减量,但撤减宜慢每2--3周撤减原剂量的10%。关键是在撤减至15毫克/日时要十分慎重,撤减至5--15毫克/日时维持半年左右。一般多在20毫克/日时改为隔日:次,但大剂量期间不宜隔日服。 肝功能不良者可改用强的松龙,有些患者可用地塞米松,但因副作用大不宜常用。

  ② 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A. 目前公认的是首选环磷酰胺:100--150毫克/日,分2--3口服;也可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每次400毫克,静脉点滴,每周2次。总量为6--8克。

  B. 盐酸氮芥:第1次用1毫克,以后隔日1次,每次递增1毫克--每次5毫克后,不再增加,并改为每周用药2--3次,疗程的累积总量为1.5--2毫克/公斤体重。

  C. 非固醇类消炎药:水杨酸类药物、消炎痛、布洛芬等均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特别是与皮质激素合用时,对肾病综合症消蛋白尿有一定疗效。因这类药疗效不稳定,所以应慎用。

  4.引起NS的根底疾病的治疗:

  由于有些NS的根底疾病对免疫抑制治疗疗效不佳,会持续地从尿中丢失大量蛋白,对于这些病人除对症治疗外,可运用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2)中医治疗

  1. 辨证治疗

  ① 脾肾阳虚:

  症候:症见一身皆肿,小便不利,身瞤动,恶寒无汗,四肢清冷,甚则沉重疼痛,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紧。

  分析:脾肾阳虚,水湿不化,开阖失司,水液不能正常运行而停于体内,溢于肌肤,故见水肿、小便不利;脾肾阳虚,水湿内动,故见身瞤动;脾肾阳虚,阳气不能达于肌肤四 肢,故见恶寒无汗,四肢清冷,舌质淡,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紧,均为脾肾阳虚,水湿内阻之象。

  治法:温补脾肾,通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皮饮加减。

  取制附片、肉桂、茯苓、泽泻、白术、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白芍、陈皮等。真武汤为温阳利水的代表方,方中制附片大辛大热,温肾壮阳,化气行水为主;水制在脾,故又配伍茯苓、白术健脾渗利为辅;配以白芍疏肝止痛,养阴利水,且能缓和附子之辛燥。五皮饮可健运脾气,以御水邪之泛滥,还有宣降调理中气、疏通水道之功,使水有去路。两者共奏温补脾肾,通阳利水之功。为增加利水消肿之功,可加牛膝、车前子、防己,一则活血利水,二则引水湿从下而去。若水肿重者,还可合用己椒苈黄丸,辛宣苦泄,导水从小便而去,攻坚决壅,逐水从大便而去,前后分消,以除水湿。

  ② 肝肾阴虚:

  症候:素禀阳盛的患者,面部及下肢皆肿,伴见口渴欲饮,口苦纳呆,大便干结,手足心热,舌质偏红,苔薄自,脉见细数或弦细。

  分析:由于素禀阳盛或过用激素及中药温补,导致肝肾阴虚,影响水液代谢,致水湿内停,溢于肌肤,故可见面部及下肢浮肿;肝肾阴虚,易生内热,加之水湿内停,湿热相合,产生湿热,故见口渴欲饮,口苦纳呆等证。其余舌脉均为肝肾阴虚之象。

  治法:滋补肝肾,育阴利水。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用知母、黄柏、生地、丹皮、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牛膝等。方中知母、黄柏坚肾清火,兼清湿热;生地、山萸肉以滋补肝肾;配以丹皮清泻肝火,使水足火平,山药健脾益阴、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佐以牛膝、车前子活血利水。诸药合用、补泻结合,补中有泻,寓泻于补,补阴为主,阴与阳济,能制虚火,则诸症自除。若湿热盛者,可合用五味消毒饮以清热解毒,挟瘀者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③ 气阴两虚:

  症候:全身浮肿,下肢尤甚,伴神疲短气、腹胀纳差,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 头晕头痛,口渴喜饮,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脉沉细或弦细。

  分析:本证多由脾肾气虚或肝肾阴虚日久,气损及阴,阴损及气发展而来;气虚不能化水,阴虚不能化气,均可致水湿内停而引起水肿、神疲乏力,腹胀纳差,均为气虚所致;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为阴虚所为;其余脉证多为气阴两虚所致。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麦味地黄汤或大补元煎加减

  取党参(偏阴虚者用太子参)、黄芪、生地、丹皮、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牛膝、车前子等。

  ④ 风热犯肺:

  症候:一身悉肿,面目尤甚,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苔薄,或多见反复感染性病灶。

  分析:由于体虚感受风邪,邪客肌表内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风水相搏,风遏水阻,泛滥肌肤而发为水肿。伴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外感症状。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合五皮饮加减

  用炙麻黄、生石膏、白术、陈皮、茯苓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牛膝、车前子等。方中麻黄、桑白皮宣降肺气,复其肃降;重用石膏辛寒清热,和麻黄一辛寒。一辛温,以辛凉透邪外出;陈皮理所醒脾;白术、茯苓皮健脾渗湿利水;大腹皮、生姜皮行气消肿;生姜皮兼能辛透表邪;加牛膝、车前子以增强利水之功。若表热重者,可加菊花、连翘、芥穗等以清热解表。

  ⑤ 气滞水停:

  症候:全身浮肿较重,反复发作,腹胀明显,胸闷短气,恶心呕吐,尿少,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等。

  分析:由于水停三焦日久,阻滞气机,或因肝郁气滞,肝失疏泄,皆可使气机不畅,水道不通,终致气滞水停而形成水肿,且反复发作。由于气机阻滞,故伴见腹胀、胸闷短气等症。水湿内停,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见恶心呕吐;气机不畅,水液不能排泄,故尿少、尿黄。水湿内停不化津,故舌质红;脉弦滑为气机阻滞之象。

  治法:行气利水。

  方药:导水茯苓汤加减

  取茯苓、泽泻、白术、麦冬、陈皮、桑白皮、大腹皮、木瓜、槟榔、苏叶、广木香。砂仁等。本方是行气利水的代表方。方中桑白皮清肃肺气;大腹皮、槟榔宽中导滞;陈皮、木香、砂仁、苏叶斡旋中州气机;茯苓、泽泻淡渗利水;自术、木瓜燥湿醒脾;麦冬清热养阴,以防利水伤阴。

  ⑥ 湿热壅滞

  症候:全身浮肿,面红气粗,口苦口粘,口干不欲饮水,或痤疮感染,或继发疮疖,小便短涩。大便不畅,舌尖边红,苔薄黄腻,或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分析:由于上壅木郁,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蕴,积久化热,热蒸湿郁,湿热壅滞形成水肿;湿热上扰,津不上承,故见面红气粗、口苦口粘,口干不欲饮水等;湿热壅盛肌肤外发,故见颜面痤疮或皮肤疮疖;湿热下注,则见小便短涩,大便不畅;其余舌脉均系湿热壅滞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法湿利水。

  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用萆薢、石菖蒲、茯苓、白术、黄柏、车前子、丹参、滑石、石苇、益母草、白茅根等。本方是清利湿热的常用方。方中萆薢、石菖蒲清利湿浊;黄柏、车前、石苇、滑石清利湿热;白术、获夸健脾法湿;丹参、益母草活血通络;加白茅根以增强清热利尿之功。诸药合用,使湿浊得分,湿热得去,脉络通畅,诸症得除。若兼有阴虚者,可合用滋肾汤。

  2. 偏方验方

  ① 取鱼腥草(干品)100--150克。加开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日。

  本方适用于肾病综合症各种症型。

  ② 用紫苏500克。煎汤,淋洗(要睡后发汗)。

  本方适用于水肿症者。

  ③ 取龙葵、白英、蛇莓各30克,露蜂房9克。水煎取汁,一日分服。

  本方适用于肾病蛋白尿反复不愈者。

  ④ 用梓树荚60克,炙甘草15克,大枣20枚。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水肿并有尿蛋白者。

  ⑤ 取生黄芪、石苇各15--30克、玉米须、白茅根各30克,川穹9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肾病综合症各个阶段。

  ⑥ 用黑大豆250克,怀山药、苍术各6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

  本方适用于肾病综合症的恢复期。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编辑:小鱼 )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asc" rows="1" return="s"} 上一篇: {/get}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频道精彩推荐

保健
健身
减肥
美容
整形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description,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120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1"}

……【查看详细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NOT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120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4"}
  •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thumb!='' AND status=99 $cats11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4"}
  • {/get}
糖尿病文章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1006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胃病文章推荐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1067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382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2"}
  •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1325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2"}
  • {/get}
妇科文章推荐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653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男科文章推荐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654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