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警惕口腔溃疡 白塞氏病导致癌变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2-14 11:10:39 | www.chinesejk.com

  复发性口腔溃汤、白塞氏病、扁平苔癣的发病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口腔不卫生,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二是人体内环境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导致发生自身免疫性病变。三是人的情志不逐,如多种精神刺激,精神压力沉重,疲劳过度和顽固性失眠,都能造成身体虚弱,免疫能力降低,病邪乘虚而入诱发本病发生。中医研究认为,本病与外感虫毒内因损害心、脾、肾有关。造成阴虚火旺,湿热不化,血脉瘀阻而引发本病发生。此病一旦发生,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病情会加重。严重者有些患者可能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脑膜炎、双目失明、溃疡处癌变,直接威胁患者健康,所以必须到正规的专业治疗机构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什么是复发性口疮复发性口疮又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指的是反复发作的疼痛而原因不明的溃疡,在口腔粘膜病中复发性口疮是发病率最高的。它常常在年龄20~45岁的人群中发生,而50岁以上则很少发生。在复发性口疮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由于最早是位叫阿弗他的医生报道的,所以也叫“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

  遗传与复发性口疮的关系

  遗传与复发性口疮的关系十分密切。复发性口疮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一般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复发性口疮,那么他们的子女则比一般人更容易患此病。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还发现了复发性口疮同人类的c抗原有某些关系,从而表明了复发性口疮发病的遗传基础。

  与复发性口疮有关的其他因素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常常还与一些疾病或症状有关,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活迁延性肝炎、结肠炎、贫血、偏食、消化不良、腹泻、发热、睡眠不足、疲劳、神经紧张、月经周期、食物变态反应等。随着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活跃、交替、重叠,就出现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频繁发作。对患此病的人来说,由于长期的反复发作,自己往往能发现引起或加重发作的因素和规律。

  复发性口疮的好发部位

  复发性口腔溃疡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粘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地方的粘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而发生与硬腭和附着龈的复发性口疮则较少见。复发性口疮的发作规律是部位越往后(咽侧)这症状越明显,溃疡越深越大复发性口疮的典型表现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典型表现为:初起时为很细的小斑点,伴有灼热不适感,然后逐渐扩大为直径2~3毫米或更大的浅溃疡。溃疡微微有些凹陷,表面有一层淡黄色的假膜覆盖,溃疡周围的粘膜由于充血而呈红晕状,灼痛明显。当接触有刺激的食物时疼痛更加剧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有自限性和周期性,一般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如果不经特殊治疗7~10天可逐渐愈合,间歇期长短不等,几天到数月,此起彼伏,反复发作。

  

  复发性口疮的治疗原则

  遗传与复发性口疮的关系十分密切。复发性口疮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一般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复发性口疮,那么他们的子女则比一般人更容易患此病。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还发现了复发性口疮同人类的c抗原有某些关系,从而表明了复发性口疮发病的遗传基础。

  什么是白塞氏病?

  白塞氏病(Behcet病)是一种血管炎。1937年,土耳其皮肤科医生白塞(Behcet)首先报告了—种以口、眼、外阴病变为特点的疾病。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此病,这就是白塞氏病。这种血管炎并非由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而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它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本病变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本病的血管炎涉及全身不同部位的大中小动脉、静脉,如主动脉、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下肢动静脉等,但一般以侵犯小动脉、小静脉及遍布全身的、极微小的微血管为主。血管的炎症可引起血管坏死、破裂或者管腔狭窄、血栓形成,从而进一步造成与病变血管有关的器官或组织的损害。众所周知,人的血管是遍布全身的,因而,这种血管炎性疾病也是一种全身性、多系统的疾病,它可以累及皮肤、粘膜、眼、心血管、胃肠、泌尿、关节、神经等许多器官,引起以眼部、口腔、外阴炎症和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统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症。本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均有出现,东方国家略多,尤其是经丝绸之路的土耳其、伊朗等国较多见。日本报道较多。我国报道患病率为0.14%。以25~35岁年轻人多见,男女比例相近。男性似多于女性,而且病情似比女性严重。

  白塞氏病是如何发病的?

  此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根据研究,有以下几种可能:

  (1)遗传因素:本病有地区性发病倾向,即某些地区发病较多。对表明人类遗传特征的物质HLA的研究发现,在白塞氏病高发病区,病人HLA—B5及HLA-B51的阳性率比正常人高6倍。因此,有人提出,这两种HLA类型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可能是白塞氏病发病的内环境。但是,白塞氏病病人并非每例均有HLA—B5或HLA—B51阳性。所以,遗传因素还不能肯定为病因。

  (2)感染因素:即细菌或病毒侵犯人体引起发病。国内学者发现,本病病人中,有三分之—人过去患过结核病或者正在患结核病,而且部分病人经过治疗结核病后,不仅结核治愈,而且白塞氏病症状也有好转。近年,人们又发现单纯疱疹病毒和溶血性链球菌也与本病有关,但尚未肯定为本病病因。

  (3)免疫失调:医学家们在许多病变部位,如血管周围、脑脊液和血管壁等病损处可以见到与免疫反应有关的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补体出现;病人血中有自身抗体,如抗口腔粘膜抗体、抗动脉壁抗体等和血中免疫球蛋白升高,淋巴细胞的正常比例消失等等。因此,提示免疫失调在本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4)微量元素:病人病变组织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增高,如有机氯、有机磷和铜离子。有人发现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硒缺乏与白塞氏病有关。

  

  如何诊断白塞氏病?

  此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根据研究,有以下几种可能:

  (1)遗传因素:本病有地区性发病倾向,即某些地区发病较多。对表明人类遗传特征的物质HLA的研究发现,在白塞氏病高发病区,病人HLA—B5及HLA-B51的阳性率比正常人高6倍。因此,有人提出,这两种HLA类型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可能是白塞氏病发病的内环境。但是,白塞氏病病人并非每例均有HLA—B5或HLA—B51阳性。所以,遗传因素还不能肯定为病因。

  (2)感染因素:即细菌或病毒侵犯人体引起发病。国内学者发现,本病病人中,有三分之—人过去患过结核病或者正在患结核病,而且部分病人经过治疗结核病后,不仅结核治愈,而且白塞氏病症状也有好转。近年,人们又发现单纯疱疹病毒和溶血性链球菌也与本病有关,但尚未肯定为本病病因。

  (3)免疫失调:医学家们在许多病变部位,如血管周围、脑脊液和血管壁等病损处可以见到与免疫反应有关的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补体出现;病人血中有自身抗体,如抗口腔粘膜抗体、抗动脉壁抗体等和血中免疫球蛋白升高,淋巴细胞的正常比例消失等等。因此,提示免疫失调在本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4)微量元素:病人病变组织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增高,如有机氯、有机磷和铜离子。有人发现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硒缺乏与白塞氏病有关。

  白塞氏病应做哪些检查?

  (1)眼科检查:眼底镜检查有无视网膜出血;裂隙灯检查有无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以发现早期的视网膜血管病变。

  (2)针刺试验:用20号针头,在无菌条件下倾斜刺人皮肤。观察:若24或48小时后出现脓疮或毛囊炎,周围有一红圈环绕(红晕),则为阳性。

  (3)肠镜检查或下消化道造影:有助于发现肠道溃疡。

  (4)血管造影:若怀疑大血管病变,可以作血管造影以确定病变部位和受损的程度。

  (5)血象:白细胞正常或稍增多。

  (6)血沉:多器官损害的病人常有血沉升高。

  白塞氏病应与哪些疾病区别?

  在临床中,本病应与单纯性口腔溃疡、瑞特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病等相鉴别。单纯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最常见的具有反复发作特征的口腔粘膜溃疡性损害。多发生于青壮年。唇、颊、舌尖、舌边缘等处粘膜好发。最初,口腔粘膜充血(发红)、水肿(略隆起),出现小米粒大小的红点,很快破溃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中央略凹下,表面有灰黄色的苔,周围有狭窄红晕。有自发性剧烈烧灼痛,遇刺激疼痛加剧,影响病人说话与进食。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而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仅有口腔溃疡,而且有眼部病变、会阴溃疡和针刺反应等。瑞特综合征虽可有口腔溃疡、龟头炎及结膜炎,易与白塞氏病相混淆,但前者无针刺反应和静脉炎。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变是附着点炎。常常HLA—B27阳性,严重或晚期者出现脊柱强直,脊椎关节呈竹节样改变,可与白塞氏病区别。克隆病可有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消化道节段性的溃疡或增生,肠道内可呈铺路卵石样改变;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下消化道的溃疡,主要为乙状结肠的病变,可以由下向上发展至回肠,有人称之为“倒灌性回肠炎”。炎症性肠病的病人多有较严重的腹泻,大便为脓血样。而且X线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并与白塞氏病鉴别。

  

  白塞氏病是性病吗?它与梅毒、淋病有何区别?

  肯定地说,白塞氏病不是性病。它与淋病和梅毒的区别在于:淋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在男性,潜伏期为2—14天,通常开始有尿道轻度不适,数小时后可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尿道炎症状。并有龟头红肿,阴茎痛性勃起,尿道口可流出黄色或浅黄绿色脓液。在女性,通常于感染后7~21天出现症状,一般症状轻微,少数严重。子宫颈和较深的生殖器官是最常受感染的部位。可表现为宫颈发红变脆,有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液体),白带增多,呈粘液脓性,有恶臭。尿道口红肿,前庭大腺开口处红肿。与白塞氏病不同,男性的龟头和女性的大、小阴唇均无明显溃疡表现。而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另一种性传播疾病。潜伏期约3—4周,—期梅毒病变称为硬下疳。开始为小米粒大的斤疹或硬结,随之表面迅速出现糜烂或浅在溃疡。大多单发,性质坚硬、不痛,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周围呈堤状隆起,为暗红色。基底平坦,无脓液,表面有膜,不易除去。硬下疳多见于外生殖器部如冠状沟、龟头、于宫颈、大小阴唇,偶可见于眼睑、口唇、舌等处。

  由上可见,淋病和梅毒与白塞氏病是病因完全不同的疾病。白塞氏病尽管有会阴部溃烂,但不是感染所致。白塞氏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会传染。

(编辑:小鱼 )

  • {get sql="select contentid,catid,url,title from content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 '$contentid' and catid='$catid' order by contentid asc" rows="1" return="s"} 上一篇: {/get}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频道精彩推荐

保健
健身
减肥
美容
整形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description,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120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1"}

……【查看详细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NOT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120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4"}
  •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thumb!='' AND status=99 $cats11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4"}
  • {/get}
糖尿病文章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1006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胃病文章推荐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1067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382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2"}
  • {/get}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thumb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contentid IN (SELECT contentid FROM phpcms_content_position WHERE posid=6) AND status=99 $cats1325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2"}
  • {/get}
妇科文章推荐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653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男科文章推荐
    {get sql="SELECT contentid,title,url FROM `phpcms_content` WHERE status=99 $cats654 ORDER BY contentid DESC" rows="8"}
  • {/get}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