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肺与大肠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1-09 14:04:50 | www.chinesejk.com

  一、肺的生理病理

  肺位于胸腔,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其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一)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皆由肺所主管,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肺主气与肺的呼吸功能有关: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就是此意。

  2.肺主气与人体宗气生成有关:肺与宗气的生成有密切关系,由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宗气,它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又通过心脉而散布全身,以营养各脏腑组织,故肺起到了主持一身之气的作用。《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气者, 皆属于肺”。就是指此而言。

  3.肺主气与肺朝百脉有关:所谓“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肺气能协助心脏调节人体气血的循行,故有“肺主治节”之说。

  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气机通畅,气血流通,百脉充盈,呼吸均匀,脉来匀和,若肺气不足,不仅会引起呼吸功能减退,面且会影响宗气的生成,因而出现呼吸无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微,身倦乏力等。

  (二)肺主宣发与肃降

  1.宣发功能:宣发即有宣通发散之意。其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排泄汗液及病邪等。因此肺失宣散,即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和无汗等病变。

  2.肃降功能:肃降即有清肃和下降之意。其功能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肺为华盖之脏,故将吸入之清气和水谷精气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因此肺失肃降, 可出现呼吸短促,咳喘、咳痰等病变。

  宣发与肃降是肺脏的两种生理功能,两者是相互协调的,宣降正常,则肺气升降出入通畅,呼吸调匀,若宣降失常,就会发生“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

  (三)肺主通调水道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主宣发,不但将水谷精微宣布全身,而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不但将吸入之清气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因肺气能促进和调节水液代谢。所以有“肺主行水”和“肺为水之上源”之说。若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就可发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肿,无汗等病变。

  (四)肺主皮毛,开窍于鼻

  皮毛,是皮肤、汗腺、毫毛等的总称,为一身之表,是人体抗御外邪的屏障。皮毛由肺输布的卫气与津液来温养,使皮毛汗孔开合正常,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说明了肺与皮毛在生理上有密切关系。肺气充足,则皮毛润泽,开合正常,邪不易入侵;若肺气虚弱,则皮毛御邪能力减弱而易感冒,从而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气喘等肺卫不宣的证候。

  肺司呼吸,鼻是呼吸出入的通道,故鼻为肺窍。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与肺气的和畅有关。如《灵枢·脉度篇》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由于鼻为肺窍,所以外邪犯肺,常从口鼻而入。如风寒束肺,肺气不宣,每见鼻塞流涕,嗅觉失灵:若肺热壅盛,则常见鼻翼煽动之症。

  (五)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与大肠通过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病理上互相影响,如肺气肃降正常,则大肠传导如常,大便通畅;若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则大便秘结;反之,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也可影响肺气不利而咳喘。

  (六)肺与其它脏的关系

  1.肺与心

  肺主气,心主血,血之运行赖气之推动,而气之输布亦赖于血之运载,两者结合,才能敷布到全身,两者密不可分,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等说法。若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则运血无力而导致心脉瘀阻;若心气不足,血运不畅,也会影响肺之宣降功能而致胸闷、咳喘等症。

  2.肺与脾

  肺主气,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气受水谷之气的资生,而水谷之气,也赖肺气为之输布,其水液的运化,亦需肺气的通调。若脾气虚弱,可致肺气亦虚而出现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等证;水湿停留,聚结成痰,影响肺气的宣降而见咳嗽、痰多,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若肺失通调而致水湿困脾,则可见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图5-6 肺与其他脏的关系示意图

  二、大肠的生理病理

  大肠上接小肠、下连肛门。主传化糟粕。《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注之浊物,进一步吸收其水分,变为粪便,排出体外。若大肠传导失常,便会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

  三、肺病的辩证论治

  (一)肺气虚

  主证:咳嗽气短,动则气喘,痰多清稀,怕冷自汗,易患感冒,神疲乏力,声低懒言,舌淡苔白,脉虚弱。

  辩证:肺气不足,宣降无力,故见咳嗽气短,动则气喘;通调不利,聚湿成痰,故痰多清稀;肺卫不足,皮毛不固,故怕冷自汗,易于感冒;宗气不足,脏腑失养,故神疲乏力,声低懒言;气不足以行血,故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补益肺气

  方药:补肺汤;药用人参、黄芪、五味子、甘草等。

  (二)肺阴虚

  主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辩证:肺阴不足,肺失滋润,故干咳少痰,口干咽燥;热伤肺络,则痰中带血;阴虚内热,迫津外泄而盗汗,阴虚生内热,故见颧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养阴清肺汤;药用生地、沙参、麦冬、百合等。

  (三)燥邪犯肺

  主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鼻干咽燥,喉痒,咳甚胸痛。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本证以肺燥为主,无阴虚症状。

  辩证:风燥伤肺,津液被灼,故干咳无痰,喉痒,鼻干咽燥;燥热伤肺,肺络受损,则痰中带血;肺气不利则胸痛;舌红苔黄,脉细数均为燥热之征。

  治法:清肺润燥

  方药:清燥救肺汤;药用桑叶、枇杷叶、杏仁、沙参等。

  (四)风寒束肺

  主证:咳嗽声重,咯痰稀白,恶寒发热,头痛身楚,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

  辩证: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故咳嗽声重;气不布津,寒凝为痰,故咯痰稀白;风寒外束,营卫不和,故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肺窍不利,则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为表寒之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止嗽散;药用麻黄,桂枝、紫苏、桔梗、陈皮、半夏等。

  (五)痰浊阻肺

  主证:咳嗽气喘,痰多泡沫或色白粘腻,喉中痰鸣,胸部满闷,甚则不能平卧,苔白腻,脉滑。

  辩证:痰浊.阻肺,肺失宣降,则咳喘痰多,胸闷;平卧痰浊壅阻,气道更加不利;苔白腻,脉滑为痰湿之象。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利肺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药用陈皮、半夏、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茯苓等。

  (六)肺实热证

  主证:咳嗽气喘,痰黄稠带血,胸痛,鼻煽,身热,口干,大便干结,小便赤涩,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辩证:痰热壅阻,肺失清肃,故见咳喘,痰黄稠,鼻煽,身热;热伤肺络,则痰中带血,肺气不利则胸痛;肺失通调,热灼津液,故口干,大便干结,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象。

  治法:清肺化痰

  方药:清金化痰汤;或麻杏石甘汤,药用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黄苓、桔梗、瓜萎、贝母、石膏、杏仁等。

  四、大肠病的证治

  (一)大肠湿热

  主证:发热,腹痛,腹泻,肛门灼热或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辩证:湿热蕴结大肠,气血受阻,传导失职,故见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湿热熏灼,热腐为脓,故肛门灼热,大便脓血,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燥湿

  方药:白头翁汤;药用黄连、黄苓、黄柏、白头翁、秦皮等。

  (二)大肠津亏

  主证:大便干结,甚如羊粪,难于排出,常数日一行,伴有头晕、口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辩证:大肠津液不足,肠失滋润,故大便秘结,数日一行;胃气失降,浊气上逆,故有头晕、口臭;口干咽燥、舌红苔燥、脉细涩皆为津亏之象。

  治法:润肠通便

  方药:麻仁丸;药用火麻仁,郁李仁、瓜萎仁、柏子仁等。

  表5-4 肺病的辩证论治简表

  病名

  主要临床特点

  治则

  代表方剂

  肺气虚

  咳嗽无力、气短、喘促、痰多而清、倦怠、怕冷、面色白,舌质淡,舌苔白,脉无力。

  补益肺气

  补肺汤

  肺阴虚

  咳嗽无痰、痰少而粘,面颊潮红,夜间盗汗,舌质红干,脉细数

  滋阴润肺

  养阴清肺汤

  肺燥咳嗽

  干咳少痰,不易咳出,鼻干咽燥,咳甚胸痛,形寒身热,苔黄,脉数。

  清肺润燥

  清燥救肺汤

  痰浊阻肺

  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胸满不适、痰壅气道、咳喘而不得平卧,脉象数、苔厚腻。

  泻肺化痰

  二陈汤(加减)三子养亲汤

  风寒束肺

  咳嗽、痰多而清、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白,脉浮紧。

  宣肺止咳疏风散寒

  止嗽散

  肺实热

  高热咳嗽,呼吸气促,口渴,痰黄稠带血,胸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肺、化痰、定喘

  清金化痰汤麻杏石甘汤

  附:咳 嗽

  一、概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古代医家有“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和“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等说法,咳嗽一证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之中,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辩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咳嗽的病因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咳嗽是肺脏本身的病证,多以风邪为先导,而来寒、热、燥等邪气,从皮毛和口鼻侵入人体,首先犯肺,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嗽。

  内伤咳嗽常涉及其它脏腑,因肺为娇脏,任何脏腑有病往往累及于肺而发生咳嗽,如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扰于肺;情志不舒,肝郁化火,上乘于肺;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气上犯;肺本身气虚、阴虚,皆能影响肺气的升降出入而致咳嗽。

  不论外感与内伤咳嗽,病机均属肺系受病,宣降失常,肺气上逆所致。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日久不愈,可损脏腑,发展成为内伤咳嗽,而内伤咳嗽多邪实与正虚并见,肺卫不固,又易外感,使咳嗽加重,故外感与内伤咳嗽,可互为因果。

  三、辩证论治

  辩证首先应区别外感还是内伤,论治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见肺卫表证,属于邪实,治以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反复发作,如见他脏引起者,多属邪实正虚,治当去邪止咳,兼顾扶正。

  (一)外感咳嗽

  主证:咳嗽声重有力,痰清稀色白,咽痒,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全身酸软,舌苔薄白,脉浮紧。

  辩证: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故咳嗽,咽痒,鼻塞流清涕;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故痰清稀色白;风寒外束,卫阳被遏,故见恶寒发热,无汗;经络失和则全身酸软,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在表之象。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杏苏散加减:紫苏9克、杏仁9克、前胡9克、法半夏9克、陈皮9克、羌活9克、生姜3片、甘草5克。

  2.风热咳嗽

  主证: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黄涕,头痛身热,恶风汗出,苔薄黄,脉浮数。

  辩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热伤津液,故见咳嗽不爽,痰黄粘稠,鼻流黄涕、口渴咽痛;风热犯表,卫表不和,故头痛身热,恶风汗出,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9克、薄荷3克、桔梗9克、连翘9克、牛蒡子9克、芦根15克、甘草5克。

  3.风燥咳嗽

  主证: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或痰带血丝,咳引胸痛,恶风发热,鼻干咽噪,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辩证: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故干咳无痰,痰少粘稠;燥热灼津则鼻干咽燥;热伤肺络则痰带血丝,咳引胸痛;风燥外客,表卫不和则恶风发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为燥热之象。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桑叶9克、杏仁9克、贝母9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淡豆豉6克、梨皮9克、栀子9克、甘草5克。

  (二)内伤咳嗽

  1.脾虚咳嗽

  主证;咳嗽痰多,痰白而粘,胸脘胀满,纳少呕恶,神疲乏力,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滑。

  辩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肺气壅遏,故咳嗽痰多,痰白而粘;脾不健运,痰湿中阻则胸脘满闷,纳差,呕恶;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故神疲无力。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之象。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加减:陈皮9克、半夏9克、苍术9克、茯令12克、杏仁9克、厚朴9克,甘草5克。

  2.肝火犯肺

  主证:咳嗽阵作,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面赤咽干,胸胁胀痛,口干苦,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辩证:肝郁化火,上逆侮肺,肺失清肃,故咳嗽阵作,痰滞难出;肝火上炎则面赤咽干,口干苦;肝脉布两胁。脉络失和,故胸胁胀痛;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为肝火肺热之象。

  治法:清肝泻火,润肺化痰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2克、地骨皮12克、栀子9克、黄芩9克,知母9克、天花粉9克,青皮9 克、海蛤壳15克、大青叶9克、甘草5克。

  3.肾虚咳嗽

  主证: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稀呈泡沫状,气短乏力,动则尤甚,头晕、心悸、形寒肢冷,肢体沉重,腰腿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细。

  辩证: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饮内停,上扰于肺,故咳嗽,痰涎清稀呈泡沫状;卫阳不固,易感外邪而诱发,故反复发作;水气上泛则头晕、心悸;水气游溢肢体则肢体沉重;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虚则腰腿酸软;阳虚生外寒,故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润,脉沉细为水湿内停之象。

  治法:温阳利水,理气化痰

  方药:真武汤加减:熟附子9克、干姜9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五味子9克、白芥子9克,苏子9克,旋复花9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

  4.肺虚咳嗽

  主证:起病缓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消瘦神疲,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编辑:艾美丽)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