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早产儿忘了呼吸怎么办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11-08 08:59:14 | www.chinesejk.com

外企白领赵小姐一家人满心欢喜地等着宝宝的降临,谁料不到七个月宝宝就急着溜出来和爸爸妈妈见面。宝宝出生时全身青紫,呼吸微弱,没有啼哭,体重只有三斤,不得不送到新生儿ICU病房的保育箱中,急得全家人一筹莫展。

  在金猪宝宝的生育高潮中,赵小姐的遭遇并非个案。“早产是所有产妇都不愿碰到的事,新生儿在肚子里多呆一天比出来呆一周甚至一个月都要好。”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杨杰表示,“但是万一不幸碰到早产,产妇也不要太惊慌,家庭成员、产妇要配合医院做好早产儿的护理,帮助宝宝渡过难关。”

  家长可在家对早产儿进行抚触,给孩子一些爱的传递。


  
  早产儿呼吸暂停要及时“刺激”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小于260天),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的婴儿。据资料显示,我国早产儿出生比例为6%~8%,广东省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有1048万。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住客”里,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占了较大比例。随着中国又一轮生育高峰的到来,庞大的出生人口基数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数量日益增多。
  
  过早的出生,使早产儿先天不足,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质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因此,胎龄越小越不容易存活,“精心护理对早产儿十分重要”,杨杰介绍,有的早产儿不到28周就出生了,在医院要呆长达8~9周,一般要到37周,体重达到2.5公斤才可以出院。据悉,对早产儿的护理主要是针对并发症护理的,除按正常新生儿护理外,早产儿必须至少过呼吸、喂养、感染三道关。


  
  第一关是呼吸关。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另外,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要保持张开状态而不萎陷,需要一种称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参与,早产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陷,通气降低,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因此早产儿应在医院中接受治疗,进行气管插管并注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出院后,家长也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呼吸,由于早产儿比较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因此一旦早产儿‘忘’了呼吸时,家长要及时刺激他,如弹弹他的脚板底,提醒他呼吸。”

第二关是喂养关。一般早产儿第三天过了呼吸关后,接下来要过的就是喂养关了。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是随胎儿年龄的发育而不断成熟的。所以,离开母体越早的早产儿,这些胃肠功能越不成熟,喂养就越是困难。杨杰介绍,正常的足月儿一般用的是全奶,即按配方奶的比例配置的奶,而早产儿的喂养通常是由稀释奶开始,逐渐增加浓度,奶量也逐步增加,循序渐进,以适应其未发育成熟的胃肠道。
  
  第三关是感染关。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大于足月健康的新生儿。新生儿皮肤粘膜薄嫩,成为细菌侵袭的通路;脐部为开放的伤口,细菌易繁殖并进入血液;部分免疫球蛋白虽可通过胎盘由母体进入胎儿,但与胎龄有关,胎龄越低,免疫球蛋白水平越低,故早产儿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甚至败血症。


  
  早产儿皮肤更需勤清洁
  
  采访中很多早产儿家长表示最担心的是孩子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对此,有关医学专家表示,如果早产儿是因为合并有心脏、染色体等问题早产的,有后遗症的几率很大,如果不是则基本上没有问题,而杨杰则表示“一般来说,早产儿的体质会比健康的足月儿差一些,因此早产儿出院后家长的早期护理非常重要。”杨杰表示,孩子在医院呆到37周出院后,家长的护理要注意五个方面:
  
  1. 皮肤要勤清洁。很多家长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早产儿体质弱,怕感冒,就给他减少洗澡次数,“其实早产儿的皮肤薄,更容易受细菌感染,清洁显得更为重要。”她表示,广东气温高,即使是冬天也可以通过开暖气等来保证室温,没必要担心孩子会感觉冷。清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褶皱部位,屁股每次换完尿布后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并擦干。口腔要用凉开水清理,防口腔感染。
  
  2. 喂奶要控制好频率和奶的冲调比例。由于早产儿一般要进ICU,脱离母亲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出院后基本上都是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在住院期间一般由医院为早产儿配置奶粉。据了解,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一般使用早产奶粉或者专为早产儿配置的液体奶,但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无此类产品,对此,杨杰表示,出院的早产儿在家可以用普通奶粉,但家长一定要掌握好冲调比例。用奶瓶喂奶时,奶头孔眼不宜过大,否则乳汁流得太快,易引起呛咳,甚至发生窒息。但奶头孔眼也不宜太小,以免吸奶费力,引起疲劳。吸吮和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可使用套有橡胶管的滴管喂奶。喂完奶后,可让婴儿侧卧,这样即便是吐奶也不容易呛咳,能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