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射频消融保全子宫去肌瘤

来源:华人健康网 | 发布时间:2010-07-29 14:36:36 | www.chinesejk.com

  子宫肌瘤是成年女性中比较常见的妇科病,一般来说,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30岁以下少见,20岁以下极少见,以40~50岁发生率最高,约占51。2~60。9。绝经以后肌瘤如若长大,一般表示有变性,尤其警惕有肌瘤变性。有关资料显示,子宫肌瘤妇女终身发病率在20%~25%,而30~50岁的妇女发病率为30%~50%。近年来,由于受环境污染、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

  温州市红旗医院妇科主任毛淑华讲: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常见的肿瘤之一。由于竞争压力过大,过多服用避孕药物,食用含激素多的食物,使体内雌激素大量积聚等原因,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被称为“妇科第一瘤”。而采用射频消融无疑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最佳选择。

  子宫肌瘤——会恶变的良性肿瘤

  子宫肌瘤主要由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故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肌瘤均自子宫肌层长出,当肌瘤为肌层包围时称为肌壁间肌瘤。若向子宫浆膜面发展,突出于子宫表面,即称为浆膜下子宫肌瘤。多数子宫肌瘤可无症状,仅于体检时被发现。但粘膜下肌瘤或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增大的子宫肌瘤亦可出现白带增多或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肌瘤红色变性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发生剧烈腹痛。此外尚有1/3病人可伴发不孕症。

  多数患者对子宫肌瘤普遍不够重视,甚至有人抱着绝经后子宫肌瘤会自动萎缩或消失的天真想法。子宫肌瘤失去其原有典型结构时称为肌瘤变性,大多数变性为良性变性,包括玻璃样变性、囊性变、红色变性,少数为恶性变性,如肉瘤变性。子宫肌瘤一旦恶变,后果不堪设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子宫肌瘤恶变也给患者的家庭以及亲友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所以定期的妇科检查可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传统疗法不尽如人意

  子宫肌瘤的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保守治疗又可细分为期待疗法和药物疗法。期待疗法只适用于肌瘤较小且为单发的患者,要求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发现时症状已比较严重)。药物疗法尽管方便无创伤,但长期服用产生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手术治疗是患者普遍选用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手术治疗就是把子宫连同肌瘤一并切除。一般有子宫全切术和次全切术。子宫全切术,即子宫体和子宫颈一并切除,避免了术后发生宫颈恶性病变的可能,但因为采取开腹手术,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较多,术后可能对性生活带来影响。子宫次全切术切除子宫体,保留了子宫颈,这可避免盆底组织损伤、松弛引起的阴道顶端脱垂,也避免了因宫颈切除引起的阴道长度缩短对性生活带来的可能影响。但术后留下的宫颈组织必须定期做宫颈刮片检查以防宫颈恶变。

  肌瘤患者应尽量保留子宫

  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对肌瘤患者应尽量保留子宫,因为,子宫切除术必须结扎,切除子宫动脉,有可能影响卵巢血液供应,从而影响卵巢功能,甚至导致卵巢功能过早衰退,进而影响患者术后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他们主张尽量采取安全、有效的微创、无痛疗法。除了子宫切除,子宫肌瘤患者还有什么新的选择呢?其实理想的方法早在几年前就在国外广泛应用,那就是射频消融法。

  射频消融——保全子宫去肌瘤

  射频消融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既能祛除子宫肌瘤的困扰,又保全了子宫。采用射频消融疗法无需开刀,能对直径2-10cm的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它由计算机全程监控,通过B超引导,将射频探针通过阴道、宫颈进入子宫,直接插入肌瘤内部,通过射频使病变组织产生局部高温从而脱水、坏死,并最终脱落或是被人体吸收,这样就达到了摧毁肌瘤保全子宫的疗效。B超引导可做到穿刺准确、安全性高,整个手术仅需10-20分钟,术中出血少乃至不出血、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一般不需要住院。

  射频消融法在摧毁子宫肌瘤的同时,保留了子宫的结构和功能,不损伤肌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同时,由于它没有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骨质代谢及第二性征方面所产生的严重副作用,不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不会造成对患者身心的负担,从而保证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对未生育的年轻女性,更是保证了她们的生育权。

(编辑:小珊)

(免 责声明:本站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系网络转载,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 代表 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立 即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Array )
    {tag_内容页相关信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业务联系 | 频道合作
Copyright © 2009 chinese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QQ:687583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闽ICP备09040914号